闽南师范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4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学科常考知识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11 12:12: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学科专业知识中,常考的知识点往往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因此,对常考知识点的分析和讲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将以语文学科中常考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说说对鲁迅笔下阿Q形象的理解,以便大家学会如何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类型的考题。

作为大家熟知的鲁迅小说《阿Q正传》,其主人公阿Q,是“精神胜利者”的典型代表人物,受了屈辱不敢正视反而用自我安慰的方法说自己是“胜利者”。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小说主人公阿Q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后落后雇农的典型形象,是个被封建统治阶级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赤贫。在未庄人们的心目中,他只是一个劳动工具,只有农忙时人们才想到他。他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受尽剥削和凌辱。但他却不肯正视现实,而以精神胜利法来掩饰自己的失败。他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小说则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体现出阿Q性格具有两重性,自我幻想中的阿Q与实际存在的阿Q,从而形成和铸造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现实环境使他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另一方面,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广泛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核心。所以,阿Q既是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不觉悟、被压迫的农民形象,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的代表。

从以上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分析人物形象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依托,特定背景之下的人物更具有典型性的特征。因此,这样的范例也就提示了大家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考虑到一定的时代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形成所产生影响。
来源:中公教师考试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闽南师范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5-4 05:03 , Processed in 0.05159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